200年前,一艘满载香料、丝绸、茶叶、瓷器和2000余名乘客的中国巨型三栀帆船“泰兴”号从福建厦门港启航,驶往东南亚巴达维亚,不幸在印尼触礁沉没,造成1600余人遇难,伤亡超过“泰坦尼克”号,被称为“东方泰坦尼克”号。1999年沉船被打捞出水,出水瓷器超过35万件,轰动世界。遗憾的是这些瓷器流散在世界各地,国内罕有收藏。
澎湃新闻获悉,“远帆归航:‘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8月24日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是国内首次“泰兴”号沉船主题大型展览,展出400余件沉船出水器物,呈现了“泰兴”号出水德化窑瓷器的基本面貌。
据介绍,“泰兴”号是目前海洋考古中发现最大的中国木帆船,也是打捞完整文物最多的沉船。中国航海博物馆陈列展示部主任毛敏博士对澎湃新闻介绍,他认为“泰兴”号可视为是绵延2000多年的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后的“帆影”。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泰兴”号沉船,古代海上丝路最后的帆影
“泰兴”号沉船为清代道光年间沉没于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的一艘中国商船,1822年从福建厦门港起航,其目的地是东南亚巴达维亚。这艘船的名字有着确切记录为“Tek Sing”,译作“泰兴”。算上商人、水手和乘客,“泰兴”号上总共搭载约2000余人以及大量的货物包括香料、丝绸、茶叶、瓷器等。
展览现场
“泰兴”号在到达马来西亚东部刁曼岛后,据推测是为了躲避海盗,船长做了一个决定,不再遵循几个世纪摸索出来的邦加海峡传统航线,而是改变航向,前往勿里洞岛和邦加岛东侧之间的加斯帕海峡。加斯帕岛是船舶事故高发地,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这块区域至少沉没了50艘船,“泰兴”号未能幸免,不幸触礁沉没。
沉船事故发生之际,一艘满载鸦片的英国乡村船“印第安纳”号正好从旁驶过,该船船长出于人道主义,对遭遇海难的幸存乘客施以援手,最终救起190人。“泰兴”号沉船造成人员伤亡,超过了“泰坦尼克”号,因此被称作东方的“泰坦尼克”。
“泰兴”号沉船打捞出水瓷器
“泰兴”号因为有部分幸存者,当地的报纸对“泰兴”号失事也进行了相关报道。这艘去营救的货轮“印第安纳”号在其航海日志上也记载了这次事故的始末,因为有大量关于泰兴号记载的文献存世,所以在它沉没大概200年之后,沉船探险家们从相关的文献记载中找到蛛丝马迹,然后去搜寻打捞,1999年,“泰兴”号沉船被打捞出来,沉船当中出水瓷器达35万件。
迈克·哈彻,充满争议的沉船探险家,“泰兴”号沉船的发现者和打捞者。
2000年,德国纳格尔拍卖行拍卖了这批“泰兴”号出水瓷器,此次拍卖总成交额达2240万德国马克,主办单位称,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拍卖。
2000年11月,德国纳格尔拍卖行拍卖了这批“泰兴”号出水瓷器,主办单位称,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拍卖。
据中国航海博物馆陈列展示部主任毛敏博士介绍,“泰兴”号沉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与其它被偶然发现打捞的沉船相比,“泰兴”号相关的文献记载很丰富,我们今天甚至可以了解到这艘船的确切名字,出发时间、出发地点、船长名字,沉没时间等等。它也是目前海洋考古当中发现最大的中国古代的帆船,它也是目前海洋考古当中发现的出水完整器物最多的一艘沉船。“泰兴”号遇难人数之多在中国古代帆船海难当中也是极其罕见的。从以上角度来看,泰兴号沉船在中国古代所有沉船中是具有独特地位的。
“泰兴”号出水青花花卉纹盘
“泰兴”号出水白釉粉盒
泰兴”号出水青褐釉瓷瓶
毛敏认为,“泰兴”号可视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后的见证和缩影,因为“泰兴”号沉没于1822年,它之后不到2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古代的帆船就此永远从海上消失了。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说绵延2000多年的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伴随着“泰兴”号的沉没走向终结,“泰兴”号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后的“帆影”。
“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国内首展
“泰兴”号沉船出水器物丰富多彩,其中绝大多数为陶瓷器,达35万件以上,瓷器中绝大部分为青花瓷,还有一部分白釉、五彩、青褐釉瓷器以及宜兴紫砂等。这些瓷器大都是18世纪和19世纪初德化生产的用于出口亚洲市场的青花瓷,主要以青花盘、碗、杯、碟、罐、盖碗等日用瓷为主。
展览现场
“泰兴”号出水青花折枝团花纹盘
“泰兴”号出水青花折枝牡丹纹盘
“泰兴”号出水五彩盘
当年打捞上来的部分德化青花瓷器在德国斯图加特拍卖,这些瓷器的故乡德化也前往拍回了72件古瓷珍品。然而大部分出水瓷器现在流散世界各地,且多数为私人藏家收藏,国内罕有收藏。“很长一段时期‘泰兴’号出水瓷器的整体面貌是不清晰的,对其研究也是不充分的。”毛敏说。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德化窑青花灵芝纹盘 “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
2018年11月,泮庐集团从英国联邦贵金属公司购回12万件“泰兴”号沉船遗物,这批随着“泰兴”号沉寂海底200年的珍宝终于有机会踏上故土。2020年,泮庐集团向中国航海博物馆捐赠100件“泰兴”号沉船出水瓷器。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毛敏介绍,因为国内很少能见到“泰兴”号沉船出水瓷器,研究也并不充分,所以几乎没有举办过“泰兴”号沉船主题的展览。此次“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是以中国航海博物馆馆藏“泰兴”号出水瓷器为基础,联合德化陶瓷博物馆和泮庐集团联合举办,是国内就“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首次大规模展出,也是一次难得的原创展。
展览中展出400余件“泰兴”号沉船出水瓷器,涵盖青花、白釉、五彩、青褐釉等多个门类,囊括碗、盘、碟、杯、钵、瓶、盒、雕塑等10余种器型,基本可以展现“泰兴”号出水德化窑瓷器的整体面貌。
“泰兴”号出水青花花卉纹盘
“泰兴”号出水青花瓷主要是清早、中期德化窑产品,以碗、盘、碟、杯、盒、勺等日用品为主,装饰洞石、花卉、花篮、圈点、人物、文字、山水、动物等图案,布局疏朗、器型规整、纹饰多样。
“泰兴”号出水青花粉盒
这些产品在德化各窑址中都有出土,充分体现了德化窑作为中国古代外销名窑的重要地位。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清代德化瓷器的生产与外销意义重大。
“泰兴”号出水青褐釉碟
此次展览不仅展出了“泰兴”号沉船出水瓷器,在展览的最后一个单元也再现了德化窑这一著名的外销窑口千年发展史。德化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目前已发现宋、元、明、清各代窑址180多处。宋元时期主要烧制青瓷、青白瓷、白瓷,装饰有划花、印花等,划花多见篦划纹,印花是元代普遍使用的装饰方法,大量运用于盒、壶、罐、瓶、军持等器物上;明代成功创烧乳白釉器而闻名于世,有雕塑人物与生活器皿两大类;清代则以青花瓷为大宗,进入全盛时期。
展览现场 德化窑白釉
2022年1月3日。